“嗯?”
听到庙外动静。
方弼、方相、程普、韩当等人纷纷抽出长剑,准备迈步出去查看。
“且慢!”
王钊摆摆手。
旋即,他与刘备、崔浩等人并肩向外走去。
出得庙门。
只见外面火把通明。
数十名身骑骏马,披挂劲装的武士各持弓箭、兵刃,护卫在一位黑袍青年的左右。
那位黑袍青年见庙中出来的并非出家人,不由得一愣,旋即拱手说道:“在下长孙晟,是居住在附近的游侠,今日与伙伴进山打猎,因为天晚,错过了下山的道路,还请诸位行个方便。”
“长孙晟?”
王钊听到此人自报家门。
目光再一次落在他的脸上。
与此同时。
系统也给出了他的相关信息。
【一箭双雕:长孙晟。
四维——武力93,统帅95,谋略92,政略94。
技能1——文武(担任文臣时,谋略 3,政略 3;担任武官时,武力 3,统帅 3)。
技能2——折冲(执行外交任务时,谋略 5,统帅 5)。
技能3——一箭双雕(使用弓箭类兵器作战时,武力瞬间 5,敌人武力瞬间-5)。】
“果然是他……”
王钊目光一闪,心中暗道。
不过,他脸上并无异色,只是微微拱手,对长孙晟说:“我等也是行路之人,在此处休息一夜,若公愿意入内,随意就是。”
“多谢多谢。”
长孙晟点点头,笑了笑。随后,他招呼后面的武士们,纷纷下马,进入蜚廉庙中。
走进庙门。
长孙晟等人解除了弓箭、兵刃将之放在马匹上,留下两名武士看管,自己则佩了一柄长剑,进入庙宇主殿当中。
来到殿内。
他向众人拱手行礼,然后,便自顾自的坐在一堆火堆旁,取出一些肉干,分发给众人同吃。
王钊等人口中称谢,接过肉干,细细品味,这肉干当中,除了汉地普遍使用的香料之外,还有一些来自于异域的风味。
刘备细细咀嚼,脸上露出一丝赞赏之色,他向长孙晟拱手问道:“阁下姓为长孙,莫非是出自顺繇(长孙顺字顺繇)公一脉?”
“阁下说的是前汉名士长孙顺繇吗?那位的确是在下先祖,不过后来家道中落,祖先辗转进入大漠草原,托庇在匈奴部落当中,改姓沙莫雄,后来回返汉室,这才改回了祖先名姓。”
长孙晟笑了笑,对刘备说。
刘备闻言,连忙起身,对长孙晟行礼说:“果然是顺繇公之后!在下刘备,字玄德,师从子干(卢植字子干)公,那时学习六艺,讲到《诗经》时,老师颇为推崇顺繇公,故而在下有所耳闻。”
“刘玄德?可是那位在涿郡起兵,抗击鲜卑胡虏的刘玄德?”
听到刘备自报家门。
长孙晟微微一惊,随后问道。
刘备点点头,回答说:“正是刘备。”
“哎呀!原来是义士当面,失敬失敬!”
长孙晟一听此言,连忙翻身而起,拱手向刘备行礼。
刘备回礼不迭,口称不敢。
长孙晟侧身,打量着王钊、崔浩、崔琰等人,又问道:“这几位气度不凡,想来也不是平庸之辈吧?”
“在下太原王钊!”
“在下清河崔浩!”
“在下清河崔琰!”
见长孙晟开口询问。
众人纷纷起身行礼。
“王将军、两位崔先生,果然都是不同凡响之士,在下有礼了。”
长孙晟听到众人名姓,不由得露出惊喜之色,哈哈大笑,旋即拱手行礼说道。
说罢,他招呼手下的武士,让他们送来酒水、肉干,大家就坐在古庙当中,喝酒吃肉,好不痛快。
王钊久在军旅。
崔浩为人亲和。
刘备、崔琰、长孙晟又都是充满侠气的豪杰之辈。
大家推杯换盏,谈论天下大事,说起古代豪杰,一时之间,竟然十分投机。
酒过三巡。
长孙晟问起众人来此何事。
王钊也就将前往雒阳,观摩熹平石经之事告诉了他。
长孙晟说:“若是前些年,在下必然与诸位同往,不过现在,河东南匈奴局势不稳,我恐怕各部有变,所以不敢轻动,当真遗憾的紧。”
“匈奴诸部发生了何事?”
王钊有些好奇问道。
长孙晟叹了口气,回答说:“自从前汉时,呼韩邪单于娶了我大汉昭君公主为阏氏之后,部众渐渐南归,至数十年前,已经完全进入长城以南生活……不过各部落虽然都在汉地,然而血脉氏族划分却十分严格,所以各部落分别居住在自己的领地,没有要事,不会轻易迁徙游走。”
“各自安定,遵守汉律,不是很好吗?长孙兄为何要说匈奴各部有变呢?”
刘备听到这里,疑惑问道。
长孙晟摇了摇头,接着说道:“事情的起因还是在一年之前,那时,正值鲜卑大军祸乱并州、幽州,匈奴人中,有些怀有异心之辈也开始蠢蠢欲动; 光和二年时,我大汉匈奴中郎将张修斩杀了匈奴一部的单于呼微,改立其子羌渠为单于……
按理来说,那呼微单于的确心怀反意,张将军将之斩杀无可厚非,而且,杀了此人之后,还拥立他的儿子为单于,已经算是仁至义尽了,然而到了去年,趁着鲜卑犯境,这羌渠单于也开始有了异动……”
“到底出了何事?”
王钊眉头微皱,问道。
长孙晟好像很喜欢别人与他一问一答这样的方式。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