京都繁华之地,天下精英汇聚,每日都会发生许多新鲜事,每日都会有新的风云人物出现。但最近一年,谁的风头都比不上小柳大人。
理国公亲孙、荣国公外孙的出身本就引人注目,更令叫绝的是行事洒脱不羁。
初以“柳氏新戏”横空出世,声名鹊起。
不久与理国公府对簿公堂,伯侄互撕,狗血至极。
忽然又得太上皇赐婚,永隆帝赐官,情场官场俱得意,一时风光无两,俨然少年俊杰之魁首。
随后设筹饷司、建税卒营、刊《京报》、征戏捐、加当税、弛禁烟草……
一桩桩一件件,无不出人意料,不合常理。
不少人笑其不学无术,朝臣亦视其为幸进之徒,不值一哂。
然而,待其挺身而出,不避利害,担任巡盐钦差,画风骤变!
先于长芦扫荡魑魅魍魉,推广晒盐之法,盐课为之翻倍。
此时锋芒暗藏,尚未和官员撕破脸,允许犯法官员以缴纳“赎罪银”免除罪责。
待到林如海遇刺,受命驰赴扬州,才开始展露獠牙,大刀阔斧,掀起腥风血雨无数。
两淮盐政改革明面上是巡盐御史林如海主持,但无人不知背后真正拿主意的是柳钦差。
这也不难判断,以林如海谆谆君子的品性,绝对不会明目张胆的违反朝廷法度。
不问盐商资格,公然售卖余盐;收编私盐贩子,纳入盐政衙门管辖;借口未曾缴税,不认太上皇时的旧盐引……
种种举措,可谓乱拳迭出,完全不讲规矩,不断挑动朝臣神经。
以往不是没有这样的愣头青官员,自以为为国为民,所以无所畏惧,不管不顾,横冲直撞。
此等人最后的结局无不是碰的头破血流,功败垂成。
柳湘莲种种乖张邪僻之举,若是其他人所为,早被士林骂个狗血喷头,落得丢官罢职!
此人的狡猾之处在于,每次行动之前,必先在《京报》上造势:
为加征当税,他公布皇商薛家的当铺账目,无人敢说五两税金合理; 为推广晒盐法,他列出晒盐法和煎盐法的生产数据,孰优孰劣,一目了然; 为推动盐场改制,他详细描述灶户悲惨境遇,获得广泛同情; 为打击贪官奸商,他揭露具体案件中黑幕,引发百姓公愤……
全都有理有据,证据确凿,数据详实,令人不得不信服!
柳湘莲来自后世,写八股文他不行,可是如何让某种观点具有束说服力却很拿手。
无论是历史资料、切实数据、现实案例,信手拈来。
写作手法亦精彩,各种鲜明对比、归纳分析、乃至于抽丝剥茧……
从而使得《京报》文章具有极高可信度,强大说服力。
不知不觉中,《京报》已然成为公正、客观、理智的代名词,发行量超过三万份!
当然,大部分读者其实并不怎么关心时事,只是为了抢先一览金大侠的新派话本《射雕英雄传》而已。但谁也不能否认,《京报》拥有强大的煽动舆论的作用。
手握此等大杀器,柳湘莲可谓神挡杀神、佛挡杀佛,竟无人能与之争锋,这特么叫人如何应对!
此前士人操纵舆论,无非是搜集黑料,编造谣言,传播手段最厉害也不过是发几份传单,张贴公揭而已,往往可逼得对方不得不自请罢官。
这等攻击手段对柳湘莲全然无效,被打得溃不成军!
对柳湘莲心怀敌意之人何止数千,竟然想不出对付他的办法!
终于不得不承认,柳贼真是奸诈无比,滑不溜手!想要通过煽动民意来攻击他,完全是痴心妄想。
既然污蔑不成,那只能另辟蹊径,便是“捧杀”之策。
最近有一种观点喧嚣尘上,那便是:小柳大人之长处乃是练兵,让他筹饷完全是大材小用。由此可见,到底是太上皇有识人之明,而永隆帝么……
此观点的源头便是,月前某部地方卫所军寻衅缉私营,于是双方真刀真枪战了一场。
结果令人大跌眼镜,该军以数千人围攻数百缉私营,竟然落得死伤惨重,大败溃逃。
各方责任如何且不去说,此战至少表明,小柳大人练兵很有一套,因为缉私营成军才不过三月而已!即便其中有税卒参战,可税卒营也不过新设一年多罢了。
当朝中传出消息,柳钦差将于近日归京时,不少人认为,接下来他会被派往辽东,整训军队,以抵挡东虏进犯。
柳湘莲此时尚不知京都中风云变动,收服舟山岛附近一众海盗后,便奉旨北归。
从海路抵达大沽口前,战舰自行前往秦皇岛港修整,税卒营则更换了内河船只,沿运河入京。
八月初八这天,城南运河码头上,一众官员等待着。为首的老者,正是户部尚书顾克贞。
柳湘莲此次巡盐成果丰硕,远超他的预料。长芦且不说,两淮盐课若能翻倍,定会缓解国用不足的局面。这等功绩,值得他户部尚书出城相迎!
“顾部堂,劳您来此,下官何以克当!”
见到顾克贞在岸边迎候,船一靠岸,柳湘莲疾步走了下来,快步过来见礼。
“柳郎中,你当得起!”
顾克贞爽朗一笑,抬手将他扶起,阻止了他的下拜动作,抚须说道:“本部奉旨出城,专门迎候你这位巡盐功臣。这等隆重礼遇,可是凯旋将帅方有的!足见陛下圣恩隆重。”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